| 
 | 
 
 
朋友生日,作为福利公司发了张200元的超市购物卡。 
 
不巧的是朋友家离这家店太远,专门跑去购物太麻烦。 
 
便在圈子里打听谁想要,打算便宜处理掉。 
 
最终,这张卡以原价九折的价格成交。 
 
听他讲这件事,给了我点启发。 
 
01 
 
每一个经历里都存在着信息差 
 
类似的项目,我也操作过。 
 
逻辑很简单就是:倒卖购物卡。 
 
以前公司为了避税,会把一部分工资以福利卡的形式发放。 
 
少则数百,多则几千。 
 
对于工薪阶层来讲,在超市的消费哪会有这么频繁。 
 
于是便有人每次发卡后四处打听,谁想要卡的,便宜出。 
 
通常都会以原价的9折左右出售,比如100元卖90元。 
 
碰巧我认识一个人就干礼品卡回收行业的。 
 
咨询了其价格后,得知他们都是95折收。 
 
于是便利用这一信息差,帮助同事套现。 
 
每月10多万卡券,当时能给我带来至少五千+收益。 
 
这钱挣得也是简单粗暴。 
 
后来和财务聊才发现,这种以福利抵扣工资的现象非常普遍。 
 
这是不是就意味着,这行是一个闷声发大财的行业。 
 
02 
 
项目的产生一定是人群的所需 
 
很多人会好奇,卡商回收后流到哪去了? 
 
这些购物卡被95折收购以后,再集合起来98折转让给那些企业主。 
 
企业因为税收稳定,所以这一块有大量的长期需求。 
 
以50人的企业为例,假设每个员工每月1000元的福利卡,那就是5万。 
 
95折回收,98折转手。 
 
一来一回,转手就是1500利润。 
 
购物卡只是其一,不妨延申一下: 
 
加油卡 
 
积分卡 
 
会员卡 
 
电影票 
 
医保卡 
 
电话卡 
 
... 
 
这些东西,能不能去操作呢? 
 
一个地区有多少家这样的企业? 
 
一个城市有多少个有变现需求的人? 
 
不知道。 
 
如果你能找到10家有这种需求的企业,月入1万是稳的。 
 
如果你能找到100个有这种需求的朋友,月入3-5万是稳的。 
 
如果你能搭建一个这样的礼品兑换平台,年入上百万是稳的。 
 
 
 
我讲了什么, 
 
你看到什么, 
 
你做了什么, 
 
你便能赚到什么, 
 
有兴趣的可以多琢磨琢磨。 
 
放假了, 
 
就讲这么多吧,希望对各位有帮助。 |   
 
 温馨提示:
1、本内容转载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 
2、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 
3、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,请联系我们,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! 
 
 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