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 | 
 
 
 
 
栋哥刚坐下,连火锅都来不及吃,就跟我说: 
 
“我终于决定了,要离开北京回老家工作了,再也不回来了”。 
  
我跟栋哥,是在5年前的一个山东老乡会上认识的,我还依稀记得那时候的栋哥,对未来是多么意气风发。 
  
栋哥有理由豪情满怀,博士毕业于北京某TOP2高校的他,作为重点人才被引入领域内最好的一家国企,刚入职就月薪 2万,还拿到了北京户口。 
  
那时刚上研一的我,对栋哥满是敬佩,暗地里想着,有户口工资还这么高,要是我也能找到这么份工作就好了。 
  
一杯白酒下肚,栋哥深吸了一口气: 
 
“那时候我还挺乐观,总觉得以我的学历和能力,拼个几年工资肯定还能再涨。攒个五年钱,在北京哪怕买一套老破小的房子,我也就算踏实了。” 
  
栋哥有些落寞,夹了一筷子肥牛。 
 
“谁知道拼死拼活干了5年,不仅没升职,连工资也他么没涨多少。” 
  
真正促成他离京回家的,不仅是事业上的不顺,还因为他丧失了对未来的期待。 
  
“今年中秋回老家,我突然发现,以前随时叫出来喝酒吹牛的发小,一个都叫不出来了。他们不是陪媳妇儿,就是看孩子,要么就是陪父母。” 
  
“我好几个发小,人家的二胎都要幼儿园了。我都33 了,还连个女朋友都没有,媒人介绍了好几个姑娘,人家一听我老大不小的还没房,猜到了我家条件不好,而且学历挺高但工资不高,就都打了退堂鼓。” 
  
“我想来想去,就算再拼个十年八年,我也还是买不起房子。我工作了快六年了,到现在还跟人合租,父母年纪又大了,想想我这种日子,到底是为了什么?” 
  
当初入职的时候,栋哥签了入职协议——在本单位拿了北京户口之后,必须干满五年才能离职,否则要赔偿单位30万。如今栋哥干满了五年,却决定要离开北京回老家了。 
  
栋哥跟我碰了一杯,他说: 
 
“这次约你出来就是想跟你道个别,哥哥我撑不住先撤了。我好歹还攒了个几十万,我就想回家买套房子,陪陪父母,如果遇到喜欢的人就成个家。如果没有必要,我以后是肯定不会再来北京了。” 
  
那天晚上有点伤感,我们两个人就着火锅,喝了两斤二锅头。我就记得栋哥一直念叨着, 
 
“人到了中年,怎么感觉所有的东西,都跟当初想的不一样了呢?” 
  
是啊,我们在刚走入社会的时候,往往都有雄心壮志,坚定不移的相信自己,认为自己未来一定会闯出一片天地。 
  
可是不消三年五年,很多真相就会以异常残酷的方式,展现在我们的面前,很多人的想法也会因此而改变。 
  
有很多人生真相,早知道比晚知道好得多。 
 
1:穷算命富烧香 
人生成功靠方向 
 
有句话说得好,“穷算命富烧香,人生成功靠方向”。 
  
这句话的意思是,穷人更喜欢算命,想要知道如何变富;而富人因为什么都有了,就更倾向于烧香拜佛,求神佛保佑自己拥有的一切。 
  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,只有找对了自己奋斗的方向,才能够过上幸福生活。 
  
当下社会,有一个被忽略的真相:除了极少数适合改变世界、建立不世伟业的奇才,绝大多数人的工作,只不过是一种谋生的手段。 
 
不是说应该丢掉梦想、情怀,而是说工作最终要服务于生活,如果连生活的基本需要都满足不了,那么你追求那些所谓的地位高、稳定、有情怀的工作,又有什么意义呢? 
 
绝大多数人,特别是寒门子弟,最需要的恰恰是钱。 
  
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个现实,抛开自己的真实需求选择职业道路,在选择工作时会被一些关于鸡汤和地方风气迷惑,选择一个不符合自身需要的道路,走上了南辕北辙的道路。 
  
当然,我也是在踩过坑之后,才明白这个道理的。 
  
或许是山东孩子的通病,我找工作的时候,跟栋哥想的一样:进入一家体制内单位,拿个北京户口,然后一级一级的往上爬。 
  
最初,我们对职业选择都有点懵懂,在家人的劝说之下,削尖了脑袋也要进入体制内单位,理由无非是未来的社会地位高、工作稳定、前途光明。 
  
在这种麻痹之下,我们都下意识地忽略了“低工资”的潜在问题,想着凭着我们的学历,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,甚至还放弃了一些高薪工作。 
  
在这个处处要花钱的世界,寒门子弟有什么资格不谈钱? 
  
第一个月的工资,迅速把我拉回到了现实世界。 
  
我最初的工资还要远低于栋哥,只有 1962 元,不要说房租了,就连吃饭都很难。我足足跟家里要了半年的钱,直到做新媒体有了转机,才不再向家里要钱了。 
  
我以前跟大家讲过,最惨的时候,把公交卡、饭卡、银行卡里的钱全都加起来,才50多块。还有次去空军总医院看病,身上连三百块都凑不出来。 
  
我才意识到,这条路怕是真的不适合我,如果想要人生破局,那我就不能我在体制内拿着几千块度日,而是要想办法找个赚钱的工作。 
  
所以尽管同样签了入职协议,规定拿了户口之后,六年内离职要赔偿20W,我还是义无反顾的离职了。 
  
与其在错误的道路上浪费生命,还不如拼一把,拼或许有机会,不拼就一定没机会。 
 
 
2:逆袭是多变量的结果: 
你可能要做好100件事 
才能看到一点转机 
 
人到中年,我越来越理解那句话:在成年人的世界里,没有容易二字。 
  
我不是悲观论调,而是以理性、中立的眼光看待世事,既不过度悲观,也不过度乐观。 
  
因为我发现,我们很容易把问题想得过于简单,特别是对利益攸关的事情,自然的保有一份乐观。 
  
在年轻人当中,这种乐观特别常见,比如栋哥刚工作时,觉得自己寒窗苦读二十年,作为TOP2高校的博士,有学历、有能力,优秀如斯必然前途远大。 
  
但正因为期待过高,栋哥受挫之后反而更加痛苦,领导不重视、同事排挤、项目未达到预期,每一件事都让自觉优秀的栋哥不开心。 
  
现实往往比理想复杂得多,就像吴军老师说的: 
  
社会竞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长期系统性动员,寒窗苦读是成功的因素之一,钱多、智商高、读书强、父母好、长得美都是其中的一个变量而已,命运是多个变量互动的结果。 
  
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,这个世界正在分野,想要跨越家庭、血缘、环境,打破阶级属性,单一变量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。 
  
想像过去一样,靠上大学、吃公家饭等单一手段,就实现阶层逆袭,是不可能了。 
 
关于阶层逆袭这件事,我们可能要做好100件事情,才能看到一点转机。 
 
我认为一种比较合理的人生态度,不是过度乐观,也不是过度悲观,而是以“物来顺应”的理性心态,不断调整自己的人生策略,不断的学习、解决问题、寻找出路。 
  
有一次,我跟一个飞行员朋友聊天。他问我:你觉得在飞行时,飞机有多少时间是准确地飞在航线上呢? 
  
我猜了很多答案,90%?60%?30%? 
  
他说都不对,答案是“从来没有”。 
  
如果你坐在飞机上靠窗的位置,你就会发现飞机的副翼在不断的摆动——副翼是用来不断修正航线的。 
  
他告诉我,因为天空中多变的气流扰动,自动驾驶系统每秒钟会数千次计算,飞机的实际航线和预设航线之间的偏差,然后将矫正的指令传到副翼。 
 
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也是一样,没有那个单一变量可以永远依靠,扰动变量太多了,你必须一路打怪升级。 
 
寒门子弟考上北大、清华不算逆袭,你还要找到一份好工作; 
 
找到一份好工作也不算逆袭,你还要精研业务,让知识转化为产出; 
 
只有产出还不够,你还要对人情世故了然于胸,才能激流勇进; 
 
对人情世故了然于胸还不够,你还要用心经营家庭,才不会后院起火…… 
 
不要觉得做好一件事就很了不起了,你就可以高枕无忧、万事大吉了。这只是万里关山第一步,在漫漫人生路上你还会遇到多到超乎想象的挑战和困难。 
 
你只有不断地打怪升级,不断地寻找出路、解决问题,不断地修正自己的人生路线,才有可能找到破局之路。 
 
 
 
3:真正让人精疲力尽的 
恰恰是那些不好不坏的选择 
 
真正会让人精疲力尽的,不是那些一眼就能看出好坏的选择,反而恰恰是那些不好不坏的选择。 
  
我们常常会面临这样的状况,比如一份工作谈不上好,工资低、没前途、老板刁难等等;但这份工作也说不上坏,至少安逸、不加班、福利尚可…… 
  
坚持吧,不开心;放弃吧,又舍不得。 
  
正是这种不好不坏的选择,把你带入了“添油战术”的陷阱。 
  
添油战术之所以被称为兵家大忌,并不是没有原因的。 
  
就像《亮剑》里的李家坡之战,最初负责主攻山崎大队的程瞎子,就是使用了添油战术,冲锋了8 次,虽然自己伤亡也很大,但好歹一点点啃掉了山崎大队半数兵力。 
  
但反过来想想,如果程瞎子想要拿下这个山头,至少还需要8次冲锋,才能完全打垮山崎大队。 
  
以这样的效率,程瞎子的兵力能不能继续冲锋8次,还是未知数,就更不用说打垮山崎大队了。 
  
添油战术会让你有一种错觉,好像再坚持一段问题就能改观,但是坚持了一段又一段,现状还是现状。 
  
但如果放弃呢?又因为投入了太多,你会因为沉没成本,狠不下心来立即止损。 
  
于是你就会一次次的添油,却始终点不亮这盏灯,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。 
  
人到中年很容易进入这种误区,想坚持又看不到希望,想放弃又不舍得。 
  
但就像马云说的,做业务一刀进去就要扎出血来,不能说你一刀扎不出血,就在一个地方反复扎,这样只会把你拖死,而不会让你找到希望。 
 
如果你能在工作上一刀扎出血来,那我恭喜你,因为你已经知道了哪里最肥; 
  
如果你在工作上两刀扎不出血来,那我也恭喜你,至少你知道什么该放弃,早放弃早解脱,而不是反复的纠结一个失败点。 
 
很多人身在这个陷阱中而不自知,不管是工作,还是婚姻,处于这种不好不坏的状态当中,被生活摩擦到精疲力尽。 
 
学会坚持当然是种美德,但是明白该在什么时候放弃、止损,也不失为一种人生智慧。 
 
 
人到中年,还应该明白哪些道理? 
 
 
1、发展空间很重要,但如果带不来钱,那就不重要 
  
很多鸡汤会劝你,选第一份工作的时候不要太看重钱,而是要看重发展空间。 
  
但如果你是寒门子弟,我必须提醒你一句,就算真的有所谓的发展空间,如果未来带不来钱,那就啥也不是。 
  
更何况,很多所谓的发展空间都是画饼而已。 
  
2、远离总是谈理想,对钱避而不谈的老板 
  
我们上班就是为了赚钱,如果老板总是以情怀、理想为由,拒绝谈钱,那就尽早远离这样的老板。 
  
3、工作最终要服务于生活 
  
我经常看到有人说: 
  
我宁愿赚的少一点,也要找一份稳定的工作;我宁愿赚得少一点,主要是想要学一点东西。 
  
我想说的是,工作最终还是要服务于生活,如果你的工作连自己都养不活,你何必做这件事情呢,学着稳定的挨饿么? 
  
4、不要总是强调出身论 
  
如果说阶层逆袭要受制于多变量,那么总是强调出身论、后台论,就没有任何意义。 
 
因为人生是在不断变化的,出身好、有后台的富二代,当然出发的时候更轻松,但也不代表你没有超车的希望。 
 
毕竟白手起家的比尔·盖茨和马云,要比富二代王思聪更有钱,对吧? 
 
从这个角度来讲,如果你没有好爹,学历不好,工作不好,那你也不要气馁,毕竟人生路长着呢,与其懊恼沮丧,还不如想想怎么解决问题。 
 
5、世间只有一种铁饭碗 
 
不是你在一家单位有饭吃,而是你足够牛逼,到任何一家单位都会有饭吃。 
  
6、什么时候你应该思考“离开”的问题? 
  
当你在这家单位,学不到新东西时;你不需要解决任何新问题,只需要用旧的经验和技能“拼手速”时;你开始停止焦虑,并心安理得的偷懒时,你就应该思考“离开”的问题了。 
  
因为你在这家单位,已经不会有任何成长了。 
  
7、遇到反复尝试都做不成的工作,不管前期有多少投入,都要想办法尽快止损 
 
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一败涂地了,只是意味着你不适合做这件事情。 
  
8、在某个阶段,逃避也是一种自保 
 
这不是让你完全的逃避,而是请你保持觉知,等到力量足够时,再去面对和解决它,也不迟。 
  
9、降低对未来的预期,你会从容的多 
  
未来并没有那么美好,也没有那么不美好。 
  
不要觉得自己有多么优秀、特别,因而就对未来抱有不切实际的乐观。 
  
你要知道,你跟别人没有任何实质的不同,你必然会遇到挫折,这些挫折可能能解决,也可能不能被解决。 
  
降低对未来的预期,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,就不会太过于痛苦。 
  
10、不要太为难自己 
 
如果不行,就算了。因为一切都会过去的。 |   
 
 温馨提示:
1、本内容转载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 
2、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 
3、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,请联系我们,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! 
 
 
 |